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程雪溶 广州报道
针对近期部分媒体有关恒大集团、恒大护搞融创集团等中国房地产企业“在美申请破产保护”的融创报道 ,中国证券报10月7日刊发题为《关于恒大、美申融创在美申请破产保护,请破权威人士回应!产保错》的恒大护搞文章厘清认识 。此前 ,融创21世纪经济报道已于8月18日刊发题为《恒大称“破产保护”系误读,美申实为推进境外债务重组》的请破稿件 ,邀请专家就所谓“在美申请破产保护”进行正确解读 。产保错9月9日,恒大护搞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题为《恒大集团:在美申请认可聆讯等境外债重组安排延后》的融创稿件 ,再次对相关错误报道进行纠偏 。美申
一位深耕跨境重组的请破知名会计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大部分媒体对恒大集团在纽约南区破产法院递交相关资料的产保错程序性动作解读存在较大的误解误读 。尽管英文上都可以表述为“file for bankruptcy” ,但恒大集团递交的是恒大集团境外债务重组中的“重组协议的确认” ,目的是为了在前期获得香港、开曼、英属维尔京群岛法庭的认可后 ,保证以美元债为主的境外重组进程稳定的一个“认可程序”,和“境外破产”没有关系。在境外债务重组过程中 ,寻求相关法庭对重组协议的支持和确认,符合国际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推动境外债务重组的正常程序和惯例。特别是要是相关企业所发行债券币种是美元 ,例如中国恒大过去在境外发行的美元债券,就有可能根据约定受到纽约法的管辖。恒大集团境外债权债务非常复杂,要公平对待各方债权人及利益相关方。
一位熟悉情况的知名国际律所合伙人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根据公开信息,恒大集团原定在今年8月底召开境外债权人会议表决 ,并方案于9月初在开曼、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公司所在地和注册地的法院 ,对其债权人的表决成果进行最终批准程序 。在此之前,为了避免因发行境外美元债受到纽约法管辖所可能导致重组面临的法律风险,一般都会提前向美国相关法院递交确认申请 ,主张适用美国法典第11篇第15章中关于承认外国债务重组协议的内容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让债务重组协议能够在美国生效,让所有美元债券持有人根据美国法律,同时受到已经香港 、开曼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认可的重组协议中相关条款的约束 ,不采取诉讼以及相关过激行权行为 。
中国证券报最新的文章再次厘清认识